“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防范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
來源: 蘭州新區民政司法和社會保障局(退役軍人事務局)
時間: 2025/06/26/ 09:24
字號:[大][中][小]
什么是非法集資?
根據《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非法集資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
養老領域是不法分子實施非法集資、詐騙等犯罪行為的高發領域。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養老服務”“健康養老”等名義,以“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實施非法集資活動吸收老年人資金,給老年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和精神傷害。
快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1.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常見表現形式
★假借養老服務機構之名非法集資。
★以提供“養老服務”為名非法集資。
★以投資“養老項目”為名非法集資。
★以銷售“老年產品”為名非法集資。
★以享受“旅居養老”為名非法集資。
2.典型非法集資活動“四步曲”
第一步:畫餅
非法集資人會編織一個或多個盡可能“高大上”的項目。以“新技術”、“新革命”、“新政策”、“區塊鏈”、“虛擬貨幣”等為幌子,描繪一幅預期報酬豐厚的藍圖,把集資參與人的胃口“吊”起來,讓其產生“不容錯過”“機不可失”的錯覺。非法集資人一般會把“餅”畫大,盡可能吸引參與人眼球。
第二步:造勢
利用一切資源把聲勢做大。非法集資人通常會舉辦各種造勢活動,比如新聞發布會、產品推介會、現場觀摩會、體驗日活動、知識講座等;組織集體旅游、考察等,贈送米面油、話費等小禮品;大量展示各種或真或假的“技術認證”“獲獎證書”“政府批文”;公布一些領導視察影視資料,公司領導與政府官員、明星合影;故意把活動選在政府會議中心、禮堂進行,其場面之大、規格之高極具欺騙性。
第三步:吸金
想方設法套取你口袋里的錢。非法集資人通過返點、分紅,給參與人初嘗“甜頭”,使其相信把錢放在他那兒不僅有可觀的收入,而且比放在自己口袋里還安全,參與人不僅將自己的錢傾囊而出,還動員親友加入,集資金額越滾越大。
第四步:跑路
非法集資人往往會在“吸金”一段時間后跑路,或者因為原本就是“龐氏騙局”人去樓空,或者因為經營不善致使資金鏈斷裂。集資參與人遭受慘重經濟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3.如何防范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
★★★不輕易相信
遇到能夠說出自己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的電話、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謹慎。遇到問題多和子女溝通,如有疑問及時聯系公安機關核實。
★★★不泄露個人信息
不在陌生、不正規的機構、網站填寫資料,妥善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密碼、身份證號碼等關鍵信息。
★★★不貪圖便宜
牢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吃小虧賺大便宜”的念頭。
★★★警惕“各種講座”
不要參加所謂公司提供的講座、免費旅游、免費茶話會、免費參觀等活動,不要盲目相信高額回報的宣傳和所謂“公司實力”,防止陷入騙子的套路。
★★★端正保健理念
要從正規的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知識,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不輕信所謂的特效藥、神藥、進口藥,以防陷入“藥托”的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