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 城市治理變“智”理
——新區全面推進數字技術在住房城鄉建設領域落地生根
來源: 蘭州新區報
記者 祁瑞龍
時間: 2024/11/19/ 15:50
字號:[大][中][小]
近年來,蘭州新區圍繞“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工作主線,全面推進數字技術在住房城鄉建設領域落地生根,提升“數字住建”建設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以數字化驅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智能安居的數字住房
“我們都是通過‘刷臉’才能進入小區,陌生人想進去很難!”在瑞嶺名郡小區門口,住戶張先生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演示著小區智能門禁操作流程。小區住戶湊近智能門禁識別端口,聽到“識別成功”的提示,小區大門自動彈開。陌生人“沒面子”進不了,系統提醒不識別。
蘭州新區全面推進智慧小區建設,搭建智慧物業服務平臺,連接物業基本信息、誠信管理、投訴管理等信息,做到業主水、電、氣等基礎配套服務線上化,大大優化了業主服務體驗。目前,已建成智慧小區77個,實現居住小區智能化全覆蓋。
此外,蘭州新區加快住房公積金數字化發展,大力推行自動審批,本地購房、償還省內異地公積金貸款、償還本地商貸公積金提取業務“零資料受理”,公積金異地轉移、離職和離退休提取公積金等業務實現系統自動審批辦結,省內實現異地沖還貸簽約、扣劃和提前還款,省外開展“蘭西一體化”異地公貸業務。
打造智能協同的數字工程
蘭州新區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加強非審批事項管理,清理壓減59個環節“隱性時間”。推廣應用電子證照,實現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施工許可證等33個事項電子批復。推進智能化幫辦代辦,依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采取“點單服務”“云端指導”等多種形式,構建園區、新區兩級全過程幫辦代辦團隊。
同時,強化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的數據歸集和應用,對蘭州新區在建的162個項目進行建筑業從業人員實名制全覆蓋監管。
建設智慧韌性的數字城市
日前,市民謝先生在中川體育公園散步時,發現公園一建筑上貼有廣告傳單,隨即將這一現象拍照上傳到了“蘭州新區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收到照片后,平臺按照區域劃分將這一情況反饋給彩虹城中心社區執法隊,執法人員按照地址立即前往清理,并將清理結果上傳至平臺,再由平臺反饋給謝先生。
“蘭州新區智慧城管”微信公眾號,為群眾提供“隨手拍”問題反映渠道以及意見建議征集、便民服務查詢服務。同時,聯通“蘭州新區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進行問題受理處置,拓展了政府與市民溝通的渠道,有效提高了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服務水平,目前已上報城市管理案件8208件,結案率98.3%。
此外,建立城市地下管網監測平臺,實現集中監控、實時服務、綜合處理等多項功能,為綜合管廊運營維護提供強大支撐。
構建智管宜居的數字村鎮
蘭州新區建立農村房屋數據庫,扎實開展自建房排查整治行動,篩查自建房25262棟,通過采取拆除、維修加固等措施分類分級整治,整治率達到100%。
建立指標完善、數據準確、覆蓋全面的農村公路數據庫。全面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農村公交實現運營全覆蓋,目前已開通城鄉公交線路16條,配車101臺,全部開通移動支付,有效促進了城鄉居民快速流動。